帮你快速找医生

不良反应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严重不良反应与其他阿片类止痛剂在临床上使用中观察到的相似,例如呼吸抑制(特别是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一起使用时)和低血压。
已观察到下述不良反应: 很常见(≥1/10)、常见(≥1/100,<1/10)、不常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非常罕见(<1/10,000)、未知(从已知信息中无法推断出发生率)。
免疫系统:
不常见:高血压。
非常罕见:过敏反应、过敏样反应。
代谢和营养:
常见:食欲减退。
不常见:脱水。
精神:
常见:意识模糊、抑郁、失眠、紧张。
不常见:睡眠紊乱、多动、激动、自我感丧失、欣快感、不稳定情感、焦虑、幻觉、恶梦。
罕见:精神障碍、性欲下降。
非常罕见:药物依赖、情绪不稳。
神经系统:
很常见:头痛、头晕、嗜睡。
常见:感觉异常。
不常见:镇静、味觉障碍、构音障碍、感觉迟钝、记忆力损伤、偏头痛、晕厥、震颤、共济失调、注意力受损。
罕见:平衡障碍、语言障碍。
非常罕见:不随意肌收缩。
眼部:
罕见:干眼、视物模糊。
非常罕见:视觉障碍、眼睑水肿、瞳孔缩小。
耳和迷路:
不常见:耳鸣、眩晕。
非常罕见:耳痛。
心脏:
不常见:心绞痛、心悸、心动过速。
血管:
常见:血管舒张。
不常见:低血压、循环衰竭、高血压、潮红。
呼吸、胸、纵隔:
常见:呼吸困难。
不常见:哮喘加重、咳嗽、低氧、鼻炎、哮鸣、过度通气、打嗝。
罕见:呼吸抑制、呼吸衰竭。
胃肠道:
很常见:便秘、口干、恶心、呕吐。
常见: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不常见:肠胃胀气。
罕见:憩室炎、吞咽困难、肠梗阻。
肝胆:
罕见:胆绞痛。
皮肤和皮下组织:
很常见:瘙痒、红斑。
常见:皮疹、出汗、出疹。
罕见:皮肤干燥、面部水肿、荨麻疹。
非常罕见:脓疱、囊泡。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
不常见:肌痛性痉挛、肌痛、肌无力、肌肉痉挛。
肾脏和泌尿系统:
不常见:尿潴留、排尿障碍。
生殖系统和乳腺:
罕见:勃起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
全身和给药部位:
很常见:给药部位瘙痒、给药部位反应。
常见:疲倦、无力、疼痛、外周水肿、给药部位红斑、给药部位皮疹、胸痛。
不常见:疲劳、流感样症状、发烧、肌张力异常(僵直)、全身乏力、水肿、戒断症状。
罕见:给药部位过敏性炎症。
检查:
不常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体重下降。
损伤、中毒和手术并发症:
不常见:意外损伤、跌倒。
某些病例出现迟发性局部过敏反应伴显著的炎症体征。这些患者应停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
丁丙诺啡的躯体依赖性风险很低。在停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后,不太可能出现戒断症状。这可能是由于丁丙诺啡与阿片受体的分离非常缓慢以及其血浆浓度逐渐降低的所致(通常为去除最后一个贴剂后的30小时以上)。然而,在长期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后,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与那些阿片类药物相似的戒断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激动、焦虑、紧张、失眠、运动机能亢进、震颤和胃肠道紊乱。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