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7条结果

  • 。 PTK手术的适应症: 1. 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如前所述,PTK能精准定位消融角膜上皮基底膜病变和前弹力层,使角膜上皮能牢固黏附于基质层,从而彻底治疗反复上皮脱落引起的眼部刺激症状。 2. 角膜带状变性:主要病变为角膜前弹力层附着钙化物质,多由视网膜玻璃体手术注入硅油后引发致病。PTK治疗可有效清除钙质沉着,提高患者视力。 3.角膜颗粒状营养不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角膜疾病,表现为角膜前弹力层下出现白色颗粒状混浊斑点,随着年龄混浊斑点逐渐增多、融合,影响视力。PTK可有效清除颗粒状混浊,恢复角膜透明性,提高患者视力。 4. 大疱性角膜病变:眼外伤或内眼手术后,角膜内皮功能损伤导致角膜水肿,从而形成
    赵立全 副主任医师 2020-05-14 22:15:14
  • 今天我为大家解答一些白内障术后的常见问题:1.为什么白内障术后眼睛有异物感?异物感的位置一般是角膜切口的位置,大多数位于眼睛的颞上方(外上方),是白内障手术的传统默认切口位置。但我在做白内障手术时会个性化根据患者陡峭散光轴的位置而改变角膜切口的位置,以通过这个切口来矫正大概0.4D的散光,改善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所以有的时候这个切口会位于颞上方,有的时候位于颞侧(外眼角),有的时候会位置鼻上方,所以患者术后眼睛异物感的位置会因人而异。那么为什么切口会引起异物感呢?角膜切口在慢慢愈合这个过程中,切口表面是略不平整,就会引起眼睛的轻微异物感,随着伤口愈合这样的症状会越来越轻,同时补充玻璃酸钠
    王海燕 主任医师 2022-01-15 20:19:26
  • 眼底进行检查。既可以对角膜、虹膜、晶体作全面的观察,还可观察瞳孔括约肌、虹膜内出血、虹膜血管、角膜血管翳等。裂隙灯是眼科医生最常使用的设备之一,也是基本上所有眼科患者都要接受的检查。 3.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是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从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形态、血管变化,即可发现有无异常,从而推断患者患了什么病。 眼底检查不仅对眼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还能发现不同的眼底表现,对某些全身性的疾病,特别是内科和神经科疾病能作出诊断或提供线索。其检查方式很多,有裂隙灯下检查,专业的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等。对于大多数有视觉障碍的患者都要接受眼底检查。儿童、成人等定期的眼底常规检查
    就医指导 健康号 2017-04-17 00:00:00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因晶状体蛋白变性导致的镜头模糊,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70%。现代超声乳化手术已实现:• 切口<3mm(无需缝合)• 人工晶体可选多焦点/散光矫正型• 术后视力恢复达1.0者占比89%手术时机新观念:不再等待成熟期,当矫正视力≤0.5或影响生活质量即可考虑。术后护理要点: 1周内避免弯腰提重物(防眼压升高) 使用激素滴眼液需监测眼压(警惕青光眼)一、认识白内障:不只是老花眼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70%,80岁以上几乎100%存在晶状体混浊。其本质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就像鸡蛋清受热变白,导致光线无法清晰聚焦到视网膜。早期症状容易忽视: 视物泛黄
    微医健康 健康号 2025-07-31 14:37:51
  • 一、快速识别危险信号必须2小时内就医的情况: 突发视力骤降(如视网膜动脉阻塞,黄金救治时间仅90分钟) 眼痛伴同侧头痛(急性闭角青光眼可24小时内失明) 角膜透明区出现白色浸润(提示感染性角膜炎)二、六大常见红眼病深度对比1. 细菌性结膜炎 典型表现:黄色脓性分泌物使睫毛粘连 治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药至症状消失后3天)2. 病毒性结膜炎(含腺病毒) 特征:水样分泌物+耳前淋巴结肿大 警示:8-10天可能出现角膜混浊(需激素干预)3. 过敏性结膜炎 鉴别点:奇痒难忍+结膜乳头增生(像鹅卵石路面) 新疗法:双效抗组胺药(如奥洛他定)4.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关键体征:瞳孔缩小+房水闪辉(裂隙
    微医健康 健康号 2025-07-31 14:39:23
  • 细菌性结膜炎相似,但分泌物相对较稀薄;过敏性结膜炎则主要表现为眼睛瘙痒、红肿,常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白内障:白内障多见于老年人,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初期可能仅有轻微的视力模糊,随着病情的发展,视力会逐渐下降,甚至失明。其发病与年龄、紫外线照射、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病,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主要症状包括眼痛、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眼内压升高、遗传、眼部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基层医院的诊治方法病史询问和眼部检查:对于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医生首先要
    微医药 健康号 2024-09-19 15:57:51
  •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睛未能接受适宜的视觉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状态,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将会给儿童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弱视可分为先天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如严重的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致密的角膜混浊或屈光间质混浊)、斜视性弱视(抑制斜视眼导致该眼的视力低下和弱视形成)、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屈光不正性弱视(近视、远视或散光)等。这些弱视除前一种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外后四种弱视若能及早发现尽早治疗预后是很好的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斜视等疾病引起的形觉剥夺,必须及早去除原
    赵立全 副主任医师 2020-02-24 12: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