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57条结果

  • 105例,多见于胆总管炎性狭窄患者,症见胁肋胀痛或窜痛,胸脘胀满,得矢气则胀减,善叹息,纳呆或呃逆嗳气,心烦易怒,白,脉弦;⑵ 湿热型89例,多见于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胆囊造瘘术及残余结石者,症见胁肋疼痛,呕恶,口苦,纳呆,便或稀,头重身重,胸闷或伴有黄疸,尿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⑶ 脾虚型70例,多见于胆囊术后体质差,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者,症见精神倦怠,乏力, 纳差,便溏次多或胃脘胀满不舒,完谷不化, 舌苔白,脉弱;⑷ 阴虚型36例,多见于素体阴虚者,症见胁痛隐隐,口干、便、尿黄少,五心烦热,失眠,质红无,脉细数。 刘传珍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将
    赵刚 主任医师 2016-07-23 16:35:48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男性朋友出现了早泄的症状,不仅打击了男性的自信心,更影响了夫妻生活。那么得了早泄怎么办?早泄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就讲一下中医治疗早泄的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男性早泄 1、湿热下注型 表现:性欲如常或亢进,精液绸,口苦口黏,小便黄赤、灼热,红,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则:清泻肝经湿热。 2、肝气郁结型 表现:性欲低下或如常,情志不畅、忧郁烦闷,少腹胀满或会阴睾丸胀痛,脉弦、质紫暗。 治则:舒肝解郁、理气止泄。 3、肾阴虚亏型 表现:性欲亢进,精液量少、稠,前列腺液常不易取出,耳聋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尿黄、便红,少
    沈利华 副主任医师 2023-06-27 14:15:30
  •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根据症状不同,中医把慢性胃炎分为8种类型,即食滞伤胃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热邪犯胃型、肝郁犯胃型、瘀滞 伤胃型、肝火犯胃型、湿困脾胃型。根据各种类型对症治疗。1、食滞伤胃型患者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食积胃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质红,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食滞伤胃、腑气不通,宜健脾和中、 消食开胃。药用白术、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各15克,木香、厚朴、半夏、陈皮、枳实、大黄(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 每日一剂
    张峰 主治医师 2024-09-08 18:27:07
  • 口渴或口粘,喜冷饮,发热或烦闷不宁,或大便干结不畅,小便黄。红、少津或黄腻。 推荐用药:白虎汤颗粒 或者 黄连上清丸
    赵勇 主治医师 2024-10-05 06:01:34
  • 烦闷不宁,或大便干结不畅,小便黄。红、少津或黄腻。推荐用药:白虎汤颗粒或者黄连上清丸
    赵勇 主治医师 2024-10-02 07:09:47
  • 滋阴清热,交通心肾。方选:黄连阿胶汤合导赤散加减。常用药:黄连3g、黄芩6g卡白芍各6g、阿胶10g(烊化,另冲)、生地黄12g、木通5g个叶10g、甘中黄5g、连翘心10g、茯神10g、灯心草3尺。4.心脾两虚者,临房早泄,肢体倦息,面色不华,形体消瘦,心悸,健忘多梦,自汗,纳呆,便溏,淡、白,花细。治以补益心脾,安神固精。方选:归脾汤加减。常用药人参6g、白术10g、炙黄芪12g、当归10g、茯神10g、炙通志6g、炒酸枣仁10g、龙眼肉10g、木香6g、炙甘草3g、龙5.肝火亢盛者,性欲亢进,临房即泄,易于紧张,口苦骨15g(先煎)、芡实10g。咽,胁肋胀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王贻江 主治医师 2023-10-07 15:09:33
  • 中医特色为四诊合参,辩证论治。中医很早就对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论治等有了系统的认识,到目前为止中医药对于男性不育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主要从以下证型论治。1、肾精不足 主要症状:神疲肢倦,腰膝酸软,健忘恍惚,发槁齿摇,头晕耳鸣,须发早白,性欲淡漠。薄,脉细。治法:补肾填精。2、肾阳不足 主要症状: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精液清冷,精神萎靡,夜尿频多,动则气促,下肢水肿,薄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法:温补命门,滋肾助精。3、肾阴亏虚 主要症状:腰膝酸痛,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失眠健忘,潮热盗汗,咽燥口干;形体消瘦,早泄遗精,质红少而,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益精。4、脾气
    夏烨 副主任医师 2018-08-30 11:02:42
  • 输精管炎是指输精管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会出现患侧阴囊坠胀、疼痛以及局部皮肤红肿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输精管管腔阻塞,影响输精管的正常功能。那么得了输精管炎怎么办?一定要及时治疗,就拿中医来说,治疗输精管炎讲究辨证论治,效果稳定。 1、湿热下注型 表现: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阴囊潮湿、瘙痒、质红、黄腻。 治疗:宜选择清热利湿的中药治疗。 2、气滞血瘀型 表现:常见症状有小便频数不爽、尿后余沥不尽、少腹拘急、阴囊肿胀疼痛、质暗紫、薄白或白腻。 治疗:宜选择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 3、肾气不固型 表现:常见症状有遗精、早泄、性欲减退、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
    沈利华 副主任医师 2024-03-14 09:18:49
  • (肝)。术后行伊立替康+氟尿嘧啶化疗5次(末次2018.5.23日);化疗期间白细胞II度骨髓抑制,血小板III度骨髓抑制。对症治疗后好转。主诉:无明显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尚可,大便偏溏(造瘘),小便调。质偏红,薄白,根腻,脉细滑。辨证为内科癌病,正虚邪恋证。治疗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散结自拟方。2018.8.3日二诊:口服卡培他滨化疗,中药治疗2月余;2018.8.1日胸CT提示肺部小结节,良性可能。2018.7.31日腹部CT提示左侧肠系膜根部可疑稍大淋巴结,同前相仿。Ca724:7.81,CEA5.21,PLT121;主诉:夜寐欠安,纳可,大便尚可,质偏红,薄黄,脉细。中药随症加减
    周之毅 主任医师 2023-12-22 16:52:30
  • 病例1,2岁男娃,家长诉患儿睡不实,易醒数天。纳差,口气大,排便溏臭,易流口水。象上示舌尖红,舌苔偏而稍黄。予枳壳2克,川朴1克,炒麦芽5克,炒谷芽5克,炒鸡内金2克,淮山5克,陈皮2克,沙参3克,槟榔2克,太子参5克。3剂后,夜间醒的次数明显减少,排便不臭,口气减少,流口水的现象也明显改善。嘱家属阶段性巩固,注意观察患儿流口水的表现,饮食规律,少吃零食。 病例2,30岁女性,反复晚上3点到6点失眠,偏头痛,心烦,神疲,口干,便秘。象上质淡红,薄偏黄,两边少。予柴胡12,黄芩9,党参6,半夏9,炙甘草9,生姜3片,大枣4枚。仅一剂,睡眠改善,心烦改善,头痛改善。 病例
    林煌斌 主治医师 2023-02-11 11:15:14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