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84条结果

  • 一直以来,想帮助所有的人~尤其是正当盛年的男女同胞们,大家都压力很大呀,以致很多人有焦虑,甚至有抑郁倾向。这里讲倾向,是因为大家一开始不要因为心理医生给你一个诊断,你就开始吃西药了,还是要考虑一下给自己一个痊愈的机会。一般来说,如果自己都认为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那还是要同时配合西药一起吃!就目前看来,中草药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特别是针对那些失眠、焦虑、多思多虑,甚至部分惊恐发作的患者!就算是必须要服用西药,也可以考虑一下同时服用中药,这样的话,便于日后还是有可以戒除西药的机会,千万不要等到过了好多年,然后才想起来中药调理。这个时候就比较难治了哈~另外一个小诀窍就是,可以中午的时候去
    张平 副主任医师 2022-06-27 17:08:24
  • 、厌世,感觉活着每一天都是在绝望地折磨自己,消极,逃避,甚至更有自杀倾向和行为。患者患有躯体化症状。胸闷,气短。每天只想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动。有明显的焦虑感。更严重者会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症、多重人格等精神分裂症状。抑郁症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一年,甚至数年,大多数病例有复发的倾向。得了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及时的看诊,及时进行科学规范化治疗。以上的文章是针对“抑郁症”相关问题给大家做的详解介绍!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在在线咨询医院的医生!
    高小宁 副主任医师 2023-06-23 11:09:23
  • 1、焦虑焦虑是指当机体的健康或生存受到威胁时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是心理应激的常见的反应。焦虑常表现为一种恐惧和不安的不愉快状态,伴随有躯体性激活,并包含着为避免危险和威胁等做出的努力和期待,但对这种危险和威胁无能为力。焦虑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是指一种暂时的情绪状态,常表现为不安、忧虑、紧张和担心等感觉,这种状态即刻存在且随着应激强度变化而改变,并随着时间波动;特质焦虑是指具有焦虑倾向的个体差异,随着时间变化,可保持相对持久的稳定人格特质。焦虑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而且女性焦虑比例高于男性。与家人分离,预期手术后疼痛、对手术的恐惧、丧失工作能力、失去自由和独立性以及对
    赵刚 主任医师 2021-05-02 22:16:25
  • 儿童焦虑是指儿童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持续的、过度的担忧和恐惧感,这些担忧和恐惧感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儿童焦虑可能表现为睡眠问题、食欲问题、学习困难、易怒、过分依赖等。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儿童焦虑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儿童焦虑问题。儿童焦虑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其中包括:1. 遗传因素:有些儿童可能天生具有焦虑倾向。2.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都可能对儿童产生焦虑情绪。3. 个人经历:儿童的个人经历,如曾经受到过惊吓、欺凌或者创伤,都可能导致焦虑情绪。4. 生理因素:某些儿童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或者生病而出现焦虑情绪。儿童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5-16 21:35:46
  •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属于焦虑症范畴。强迫倾向属于一般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属于焦虑情绪的一部分。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变质为强迫症。强迫症的特点是会经常反复多想、重复行为,想控制不去想、不去做,但是做不到而感到痛苦,会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有很多强迫症的患者曾这样描述:“当强迫袭来时让自己很崩溃,不知该如何面对。”没有经历过强迫症的人可能感觉不到强迫症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不理解强迫症患者为什么会不断重复一些行为,就算是重复这些行为非常痛苦也不会停下,因为强迫症控制的是你的思想,能让你产生如果你不这样做,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一些想法,心里就像装了个探照灯一样
    高小宁 副主任医师 2023-07-13 14:28:17
  • 目前已知的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症、自闭症、强迫症、焦虑症、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等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不能完全确定遗传方式。   1.精神分裂症   据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母亲所生子女,成年后也会有较高的患病率。精神分裂症就可以称为「高发家系」。   2.抑郁症   抑郁症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若父亲或母亲曾患严重抑郁症,其子女患抑郁症的风险比一般人高8倍。   3.双相情感障碍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因素大约占比达到50%以上。美国的数据表现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到3%。双相障碍同卵双生子的患病率高于重性抑郁症
    高小宁 副主任医师 2023-07-27 10:34:02
  • 关于失眠的严重程度,在这里再次重申一下,免得有些想到医生这里要颗“仙丹”(重点是最好还特别便宜!药都不是人种出来的啊,没有成本?!)一吃就好的人,给差评对别人产生误导!两周是最起码的,如果吃不好,那就至少3个月,而不是嫌药贵又疗效不好(绝大多数属于精神因素)!那,为什么疗效不好呢?这里要谈一下失眠的严重程度,为什么要区分,跟疗效密切相关!这样方便每个人可以简单地先做个自我判定(有点焦虑实在是属于正常的工作情绪,不是每个人都有焦虑症哈)轻度失眠:入睡困难,所以很多人不认为自己失眠,就是因为没有入睡困难的问题,其实真相往往更戳心。。。哪怕时间很久的入睡困难,很多年的,大多仍然属于轻症。相对比较
    张平 副主任医师 2021-06-21 21:40:42
  • 数据记录来看,7.5岁到8.5岁这一整年,身高增长仅有2.1厘米,远远低于该年龄段身高增长的最低标准值,结合父母的遗传身高水平来看,父亲身高175cm,母亲162cm,遗传水平P50偏上,当前身高比遗传水平足足矮了7cm左右,这个数据体现在身高上还是非常震惊的;实验室结果没有明显异常,骨龄目前只有6.5岁,提示发育落后,心理量表测试提示轻度抑郁与焦虑。根据患者的情况,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心理健康问题患者目前存在焦虑抑郁倾向,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了患者正常的饮食、睡眠和运动,据患者家属反馈,近一年来,患者不思饮食,每天的进食量有明显的下降,每晚入睡时间也很晚,几乎很少出门,这也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7-22 15:14:32
  • 性早熟儿童的心理辅导技巧性早熟,即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提前进入青春期,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提前的成熟可能导致孩子在心理上感到困惑、焦虑,甚至自卑。因此,为这些儿童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性早熟儿童面临的心理挑战,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心理辅导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成长阶段的挑战。性早熟儿童在心理上可能会遭遇一系列的挑战。首先,他们可能会因自己与同龄人在身体发展上的差异而感到尴尬或羞愧。这种身体上的不同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感到自卑或被孤立。其次,性早熟可能伴随着情绪波动和行为问题,如易怒、焦虑和抑郁倾向。这些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2-20 19:32:51
  • 、普遍存在的儿童心理问题及潜在危害1. 学业压力与焦虑症候群:如同小华的例子,过度的学习压力可能让孩子陷入持续性的焦虑状态,妨碍学习效率提升,甚至形成消极循环。2. 社交挫折与抑郁倾向:许多孩子因遭受欺凌或其他社交挑战而产生逃避行为,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抑郁症状加重,进而损害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发展。三、针对儿童心理问题的科学应对措施在小华的案例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策略:1. 家庭支持体系:鼓励父母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减轻学业压力,倡导亲子间开放真诚的沟通,增强家庭内部的情感联结与支持。2. 学校环境优化:学校加强对反欺凌政策的执行力度,同时增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搭建安全的情绪宣泄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3-21 08:19:14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