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7条结果

  • 失眠一症,虽非大疾,确让人痛苦不堪。今日在门诊遇到一位40多岁女性患者,主诉失眠。翻看就诊记录,酸枣仁汤、丹栀逍遥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散等汤剂变换服用3月有余,缘何无效? 患者一身运动装,身材匀称,且比常人穿的少,应是健身达人。仔细询问患者,烦躁、口干、足心发热,睡觉时喜欢脚露在被子外面,舌红少苔。患者辗转各医院以失眠为主症就诊,并未提及足心发热。是否“足心发热”是主症、“失眠”为客症?“失眠”因为烦热而出现,也可以因为烦热消除而缓解。于是我改弦更张,从“足心发热”入手,处方三物黄芩汤:黄芩9g、苦参9g、生地黄18g,嘱患者自己煎药,1周后复诊;患者看了一眼仅3味药的处方,将信将疑
    陶艳艳 主任医师 2023-05-12 12:49:07
  • 1.营卫不和:时时汗出,或只见头、手、足或半身汗出汗,微恶风,反复发作。或者伴有周身酸痛,或微发热、头痛。舌红,苔薄白。 推荐用药:桂枝汤颗粒 或者 葛根汤颗粒 2.肺气不固:咳嗽、吐泻等久病体虚之人,时时汗出,动则加重。常伴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精神疲倦乏力,易患感冒。舌淡红,苔薄白。 推荐用药:玉屏风颗粒 或者 补中益气颗粒 3.阴虚火旺:入睡则汗出,或者白天也阵阵汗出。常见于久咳虚喘之人,虚烦少眠,形体消瘦,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舌嫩红、少苔。 推荐用药:知柏地黄丸 或者 当归六黄汤颗粒 4.热淫于内:自觉胸中烦热,蒸蒸汗出。或者只有头颈出汗,或手脚出汗。常伴有
    赵勇 主治医师 2024-10-05 06:01:34
  • 1.营卫不和:时时汗出,或只见头、手、足或半身汗出汗,微恶风,反复发作。或者伴有周身酸痛,或微发热、头痛。舌红,苔薄白。推荐用药:桂枝汤颗粒或者葛根汤颗粒2.肺气不固:咳嗽、吐泻等久病体虚之人,时时汗出,动则加重。常伴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精神疲倦乏力,易患感冒。舌淡红,苔薄白。推荐用药:玉屏风颗粒或者补中益气颗粒3.阴虚火旺:入睡则汗出,或者白天也阵阵汗出。常见于久咳虚喘之人,虚烦少眠,形体消瘦,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舌嫩红、少苔。推荐用药:知柏地黄丸或者当归六黄汤颗粒4.热淫于内:自觉胸中烦热,蒸蒸汗出。或者只有头颈出汗,或手脚出汗。常伴有口渴或口粘,喜冷饮,发热或
    赵勇 主治医师 2024-10-02 07:09:47
  • 昼夜:昼则阳出于外,阴盛于里;夜则阴盛于外,阳盛于里。昼夜的五行呈平旦寅卯肝旺,日中巳午心旺,未时属脾土旺,申酉肺旺,亥子肾旺。 1. 发热 猝发者:阳盛者甚于昼,午后热甚者,为湿热在脾肺或阳明腑实。 夜间热甚者,为阴虚或热入营血。 宿疾发热:早晨烦热上冲或身热无力,为寒水闭阻火气虚清阳失升。 午后甚者,为湿热或食积;午后至前半夜甚者,为阴虚或血虚、瘀血。 2. 恶寒 猝然恶寒:为风寒在表。 宿疾恶寒:白天恶寒而热在夜间者,为气血俱虚或阴阳俱虚。 昼夜均恶寒而夜间反甚者,为肾阳亏损。 阵阵寒热,而夜间烦热者,为瘀血
    杨磊 主治医师 2024-11-18 17:21:48
  • 凉膈泄热法(凉膈散原方)大黄,芒硝,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竹叶,白蜜。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方解]风火上炎,中焦燥实,气热灼津,故见烦热而渴,目赤咽痛,头眩,口疮唇裂,便闭等。 大黄、芒硝泻中焦之实; 山栀、黄芩清上焦之热; 薄荷泄热;甘草、连翘缓急解毒清热; 竹叶清热; 白蜜清燥养阴。 适应证:冬温邪在气分,化火灼津,身热烦渴,目赤咽痛,头眩,口疮唇裂,便秘燥实,溲赤而涩,脉数,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等症。
    张振国 住院医师 2022-12-07 15:34:28
  • 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后判断为心脾两虚者,症状: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药:归脾汤。本方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等益气健脾生血;酸枣仁、远志、茯苓养心安神;木香理气,使整个处方补而不滞。心胸郁闷,情志不舒者,加郁金、佛手片理气开郁;头痛加川芎、白芷活血祛风而止痛。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后判断为心阴亏虚者,症状: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方中以地黄、天冬、麦冬、玄参滋补心阴,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7-01-13 15:01:53
  • 降下来了,入心经补心血,心血足了,心的虚火也降下来了,虚火没有了失眠就痊愈了。川芎调养肝气,行气活血,血虚的人多有血瘀,血瘀则烦热不眠,川芎将补进来的血活起来。茯苓健脾,宁心安神。知母清热养阴,且制约川芎的温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阴清热,安神宁心之功。虚火得除,阴阳平衡,失眠得愈。 本方可用于精神恍惚,多疑善虑的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更年期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郭汉法 副主任医师 2025-02-09 11:57:50
  • 30秒教你判断自己是哪种肾虚,赶紧对照一下自己的症状吧。如果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这是肾阴虚,吃六味地黄丸。如果你怕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这是肾阳虚,吃金匮肾气丸。如果你经常感到气短自汗、倦怠无力、尿后滴沥不尽,这是肾气虚,吃济生肾气丸。有了判断之后,对症治疗很关键。下一期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其他治疗肾虚的药。
    夏烨 副主任医师 2022-05-26 12:45:19
  • 肺部纤维化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属于间质性肺病中的一种。那么得了肺纤维化怎么办?应该如何治疗?中医治疗肺纤维化历史悠久,通过辨证施治,能够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分型 1. 气虚型:患者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语声低微等症状,舌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肺。 2. 气滞型:患者常有胸闷、胁痛、情绪抑郁等表现,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3. 痰湿型:患者出现咳嗽、痰多、胸闷、身体沉重等症状,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止咳。 4. 阴虚型:患者表现为干咳、口干、五心烦热、夜间盗汗等,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5. 阳虚型:患者有
    万太保 副主任医师 2024-10-14 09:46:09
  • 内分泌失调是女性比较常见的生理异常症状,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内分泌失调的经历。专家指出,内分泌失调还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女性朋友应该引起重视。那么,内分泌失调怎么办?不用慌,中医对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下面从中医的角度介绍内分泌失调的辨证分型及其治疗方法。 中医将内分泌失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肝郁气滞型:表现为情绪抑郁、胸闷、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治疗:宜疏肝理气。 2. 脾虚湿阻型: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泄、身体乏力等。 治疗:宜健脾化湿。 3. 肾阴虚型: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
    王应兰 主任中医师 2024-11-12 09:36: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