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5条结果

  • 拘挛,而夜间减轻者,为阳虚或气血俱虚。 19. 四肢厥冷 手足厥冷时发时止或厥热交替者,为热郁。 夜间手足烦热而白天反厥冷者,为气血阴阳俱虚。 20. 半身不遂 夜间半身不遂疼痛者,为瘀血。 21. 咳嗽 夜间平卧加剧者而坐起缓解者,为痰饮,夜间干咳加剧者,为阴虚燥痰。 白天咳嗽重,休息缓解者,为气虚。 早晨起床后咳嗽加重者,为痰阻肝肺。 22. 喘促 夜间喘促不得平卧者,为痰饮。 早晨起床后一阵咳喘,为痰阻于肝或中焦。 23. 咳血 每至夜间咳血者,为阴虚火旺
    杨磊 主治医师 2024-11-18 17:21:48
  • 早泄是性交过程中过早射精,西医认为早泄多数为心理问题,如音成癖,婚前性交,性生活不和谐,焦虑,缺乏性知识和性交中必要的技术。而器质性病变常见有睾丸炎,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中医认为早泄的发生与心、肝、肾关系密切,其控制在心,其藏在肾,其动在肝。本病辨证以疾病之新久,体质之强弱,梦遗或滑精及其脉症为依据,大抵初病有梦多实,久遗无梦属虚,心肾不交属虚实夹杂。1、肾气不固者,性欲减退,临房早泄,精液清稀,阳痿滑精,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作,头晕目眩,手足不温,精神委靡,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治以益肾固精。方选济生肾气丸合菟丝子丸加减。常用药:菟丝子10g、龙骨20g、牡蛎20g_(先
    王贻江 主治医师 2023-10-07 15:09:33
  • 、口腔溃疡,心胸烦热,失眠,小便短黄等症状。 3.法宝二:穴位经络,调畅气机 3.1按揉穴位 情志不畅,消化不良食积化热,心火旺盛常会出现口苦的症状,可对应按揉以下穴位来缓解口苦的症状。 ①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是肝经的原穴,可以疏理肝气、调畅情志。位于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 ②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荥穴,可以帮助消化,清降胃热。位于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③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的荥穴,用于清心火。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3.2拍打胆经 胆经循行经过大腿小腿外侧,即裤子外缝处。手握虚掌从大腿拍打至脚踝处
    陶艳艳 主任医师 2023-05-12 11:08:39
  • ,邪热不能透发于外,内结于胃,形成津伤胃热,胃失和降,胃中邪热壅盛,影响胃气的正常通降。“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阳明胃府失降,胃中火热上扰心胸而致失眠。《伤寒论》第207条云:“阳明病, 不吐不下, 心烦者, 可与调胃承气汤。”症见:心烦失眠,上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舌红苔燥微黄,脉数。治宜调胃承气汤润燥通便以除胃中邪热。胃热除,上焦火热自降,失眠可愈。 (三)邪热结肠致失眠若阳明津液进一步损伤,邪热进一步亢盛与肠中粪便相结, 邪热深伏, 津液缺少,胃肠气机壅滞不通,秽热上扰心神。故见烦躁不眠,腹满胀痛,大便秘结,身热不扬,手足微有汗出,舌红苔厚黄燥,脉象滑数或沉迟有力。轻者用小
    刁永恩 副主任医师 2024-11-02 09:39:46
  • 四逆散—疏肝理脾,还有11种用法你需要知道,专注顽疾 四逆散,方出《伤寒论》。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胃不和者。 四逆散方治愈不少顽疾,如阳为阴郁在里不得宣达四末而致热厥以及对肝脾失调或气机阻滞的多种疾患,常可应手奏效,一方化生多变,堪称有益,有下述佐证验之。 解郁泄热 表证一:又冷又热,气窜、呃逆、烦躁、脚灼热,上肢厥冷,口干苦而渴,舌红,脉弦。 方用:四味散加味,柴胡、白芍
    杨磊 主治医师 2023-06-04 1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