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6条结果

  • 。目的是看有无肺转移。远处转移中最常见的是肺,少许的骨转移,一般不做其他检查。  4如果出现了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骨头疼痛,可以做全身骨扫描。   七、甲状腺癌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在解剖位置上与甲状腺毗邻,因此在甲状腺癌的手术中两者也最容易受到损伤。  1.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主要支配双侧声带的运动,因此喉返神经受损会引起声带麻痹。单侧声带麻痹主要表现为声嘶,饮水呛咳等表现。单侧声带麻痹一般可以保守治疗半年,若声音嘶哑无改善可以考虑行神经修复手术;双侧声带麻痹比较复杂一些,一旦出现双侧声带麻痹,术中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要进行气管切开,也有的患者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费健 主任医师 2022-05-01 20:29:56
  • 转移的报告。1项纳入1179名患者的研究显示,手术与一些潜在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暂时性声带麻痹等,还与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可能性增加有关。目的2:1项中等质量的队列研究(患者肿瘤大小≤1cm,甲状腺乳头状癌,65岁以上)显示,相比不手术患者,手术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有所下降(调整后的风险比(AHR) 0.11,95%CI:0.09-0.13)。另一项中等质量研究(患者肿瘤大小≤10cm,甲状腺乳头状癌,非手术组平均年龄55.4岁,手术组50.3岁)显示,手术与甲状腺癌10年死亡率改善有关,且75岁以上患者展现出更高的甲状腺癌10生存率,无论肿瘤大小,但在14-55岁间的患者
    费健 主任医师 2022-05-05 16:42:01
  • 晚期甲状腺癌合理化手术方案探讨 张永昶 邱伟华目前,导致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上升的原因尚不清楚,检测手段的提高能够解释部分原因,但是仍有多种因素与甲状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例如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长、不良情绪的积累等。按照专家共识和治疗指南,规范、合理的以外科手术为核心的治疗模式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对于晚期甲状腺癌,特别是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局部重要脏器侵犯的高度恶性肿瘤,如何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是非常复杂的临床技术难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平衡手术获益和术后生存质量,如何平衡彻底根治和瘤生存,如何平衡外科手术和术后MDT辅助治疗,是众多学者
    邱伟华 主任医师 2016-12-21 21:25:31
  • 表现为:原发病灶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广泛转移,诊断时约有 2/3 有远处转移。 3. SCLC 局限期:(国内)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纵隔、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但是不能有明显的上腔静脉压迫、声带麻痹和胸腔积液。非小细胞肺癌(NSCLC)1. 发达国家中腺癌是 NSCLC 的最常见类型,约占 40%,最常见于不吸烟者和既往吸烟者,是女性最常见的类型。腺癌可单发或多发或表现为弥漫性,发生在外周并累及肺膜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极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2. 大细胞癌临床上常表现为肺外周大肿块,侵犯亚段支气管或更大气道,同腺癌相似,易于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组织常见坏死但一般不会形成空洞。3.
    邱立新 2018-07-29 13:09:11
  • 中日甲状腺癌诊疗指南差异解析:你的治疗方案适合哪种风格?——上海瑞金医院费健主任的贴心指南对比文/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业30年)甲状腺癌手术,中日指南为何“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但不同国家的诊疗策略却像“南北饮食差异”——有的爱清淡,有的偏重口。跟欧美指南主要针对欧美人群不同,中日指南都面向东亚人群,相对来说可比性更强,日本2024年版《甲状腺肿瘤诊疗指南》和中国2022年《CACA甲状腺癌诊疗指南》就是典型案例。今天,我就用“大白话”大家看看,这两份指南在手术策略上究竟有何不同,帮你理解医生制定方案的“小心思”!一、低风险
    费健 主任医师 2025-02-10 17:13:59
  • 了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热消融靠谱吗?效果好不好?(看数据说话!) 那篇综述文章汇总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疗效显著: 多项研究表明,经过热消融(射频、微波、激光)治疗后,PTMC病灶的体积缩小率(VRR)能达到99%以上,很多病灶最终完全消失。 长期随访(甚至长达10年) 也显示,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都很低。 安全性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整体在1-5%左右),且大多是轻微的、暂时的(比如短时间的声音嘶哑、局部疼痛)。 严重并发症(如永久性声带麻痹、大出血)极其罕见。 VS 传统手术: 多项对比研究发现,对于低危PTMC,热消融的
    费健 主任医师 2025-06-18 16: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