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75条结果

  • 在日常生活中,呕吐并不陌生。常见的是吃坏东西,喝醉酒,事实上呕吐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机制,通过呕吐把有毒的物质排出胃内。一般呕吐几次即可自行缓解。临床上把呕吐分成反射呕吐,中枢呕吐,前庭耳源呕吐及功能性呕吐。因此呕吐原因及为复杂,如果呕吐反复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有关检查,得到有效治疗,以免误诊。就诊后医生通过症状及体征,通过选择性检查,如CT,胃肠镜及血液检查等可明确呕吐的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如伴有头晕,耳鸣等,应高度怀疑前庭耳源呕吐,应请神经科和/或五官科会诊。有部分病人,呕吐反复,却查不到病因,一般的胃药及止吐药无效,医生束手无策,病人身受折磨,家人担惊受怕。功能性呕吐是一种没有被
    张顺财 主任医师 2023-10-16 13:33:17
  • 肉毒中毒:由肉毒杆菌毒素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前膜所致,表现为眼外肌麻痹以及吞咽、构音、咀嚼无力,肢体对称性弛缓瘫痪,可累及呼吸肌。若为食物肉毒毒素中毒,在肌无力之前可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瞳孔扩大和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腱反射消失、突出的自主神经症状有助于将肉毒中毒与重症肌无力鉴别。电生理检查结果与LEMS相似:低频RNS可见波幅递减,高频RNS波幅增高或无反应,取决于中毒程度。对血清、粪便及食物进行肉毒杆菌分离及毒素鉴定可明确诊断。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疾病,一般无自主神经症状,无中毒临床表现。
    胡军勇 主任医师 2022-01-20 08:42:17
  • 一、恶心、呕吐的护理   一、概   述 恶心和呕吐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可将食入胃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起到保护性作用。但实际上很多呕吐并非是由摄人有害物质引起,而且频繁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营养障碍等情况。癌症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主要有几个原因:化疗、放疗、手术(麻醉原因)以及疾病进展等。尤其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是最常见,也是最令病人痛苦的副作用。近年来,随着新的止吐药物的应用,许多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仍有60~80%的化疗病人出现这一副作用,从而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阻碍化疗方案的实施,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邱立新 2018-07-29 12:50:57
  • 腹部表面就能看到腊肠样的肠子形状和肠蠕动的波形。  (2)呕吐。在肠梗阻的早期,病人会反射呕吐,吃口饭或喝口水都会吐。如果呕吐出现得早、频繁,那么可能是高位肠梗阻。反之,如果出现得晚,吐得少,吐出的东西还像粪便,那么则可能是低位肠梗阻。  (3)腹胀。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腹胀,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遍及全腹。如果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则是肠扭转等闭袢肠梗阻的特点。  (4)没有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病人多数没有排气排便;但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肠内尚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自行或在灌肠后排出。  老年人发病率高
    黄厚章 2017-04-01 10:14:49
  • (如上表提及的心、血管、支气管、胃肠、胆、皮肤汗腺等)活动,当平衡被打破,便会出现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如胸闷、憋气、心慌、濒死感等心脏神经症;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胃肠神经症;有的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皮肤发麻发痒、四肢麻木、周身紧张僵硬度增加、手脚心发热、周身发汗、阵热阵汗、周身游走疼痛、游走感觉异样、月经不调、痛经等等。常伴有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变化。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治疗 一般治疗 去除如精神紧张、过劳等诱因,减少刺激,规律作息,培养业余爱好,增加中-高强度运动,自我调整心态,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等。 西药 谷维素、维生素B1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蒋伟 副主任医师 2022-04-06 09:41:03
  • 空间位置信息。上颈区的颈部机械感受器更可能控制着异常的神经冲动传入。颈部机械感受器的异常信号可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前庭信号和视觉信号的错误分析,影响大脑的空间定位和平衡控制功能。上颈部肌肉由于外伤、退变劳损或炎症或直接的疼痛刺激等病理变化时导致上颈部本体感受器损伤, 容易引起本体感受传入紊乱, 从而产生眩晕。二、交感神经功能刺激颈椎病理性改变也许会刺激交感神经纤维,影响椎动脉血流量,出现诸如头晕、耳鸣、头疼、视力模糊、瞳孔散大、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颈椎退变性改变能够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 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反射血管收缩, 致使迷路动脉缺血, 导致前庭器官缺血从而产生眩晕等症状。有
    王明杰 主任医师 2024-09-05 16:24:32
  • 孕期便秘、恶心呕吐、食欲差,胀气常常同时发生,但排便困难,便条干硬又是体验感最差。 孕期食欲差,加上恶心呕吐,改变膳食增加粗纤维食物水果蔬菜摄入,成为无效治疗方式。 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使胎儿安全孕育同时,出现的副作用就是胃肠蠕动减慢,粪便滞留,造成干结难以排出,故西药方面促进胃肠蠕动药物是不适宜选用。 孕期出现腹胀,胀气严重的,溶积型泻药也不可用,如:乳果糖口服液类,会加重腹胀。 孕期粪质硬,干,会建议选择开塞露,短期通便效果可以。若整个孕期便秘便干,可选用蜂蜜栓。对比蜂蜜露个人更喜欢蜂蜜栓。蜂蜜露液体型进入肛管,体积大,对排便反射刺激灵敏,孕妈用后需马上进厕所,增加
    张振国 住院医师 2024-01-12 13:59:15
  • 反射亢进现象,在测量膀胱内压时出现无抑制收缩。可伴或不伴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障碍。 2.逼尿肌无反射这一类神经原性膀胱的逼尿肌对刺激无反射反射减退。在测量膀胱内压时不出现无抑制收缩。可伴或不伴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障碍。 三.临床表现 神经原性膀胱的泌尿系症状与一般泌尿系统疾病相似,较为特殊的有尿意丧失,伴有排例功能紊乱及反射排尿。排尿症状与神经原性膀胱的类型除反射排尿(属逼尿肌反射亢进一类)外,没有什么关系。因此,症状分析对区分为两类神经原性膀胱的意义不大。 四.并发症 尿路感染是神经病源膀胱最常见的并发症,10%~15%的患者可发生尿路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在神经病源膀胱中发生率为10%~40
    吴玉伟 主治医师 2020-10-31 08:14:22
  • 、胆汁性腹膜炎,血气胸、反射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胆心反射、胸膜反应以及胃肠道损伤等。其中胆漏最多见,造成胆漏的原因包括:(1)引流管插入位置较浅,使部分侧孔暴露于胆囊外;(2)系膜胆囊游动大,与肝脏接触面积及胆囊床范围小,穿刺过程中胆囊随穿刺针移动,使其较难进入胆囊,穿刺失败而造成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则是由于胆汁通过各种解剖间隙渗漏入腹膜腔内引起,可表现为发热、明显腹痛、腹部包块、严重者甚至可引起休克。在B超选取穿刺点时应对胆囊进行横向加纵向扫描,使定位点距肝脏约3cm,不能靠近胆囊颈部,位于胆囊床横径中央部,穿刺时必须经过部分肝组织,且穿刺方向与胆囊床尽可能垂直,穿刺后常规行造影检查,查看引流管的位置
    赵刚 主任医师 2021-01-02 21:18:25
  • ,因此越小的早产儿生后早期体格增长速度越达不到胎内生长的速度,可出现体格发育迟缓,医生称为宫外发育迟缓。对早产儿要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才能使早产宝宝生后体格正常增长。生后早期体格增长慢的早产儿以后可能出现体格发育增快现象,既追赶生长。此时宝宝家长会非常高兴,希望自己的孩子长的越快越好,谁不希望自己宝宝长得白白胖胖呢。此时提醒家长注意早产儿生后并非体重增长越快越好,体重过快增长的早产儿长大后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此早产宝宝生后应该定期用早产儿生长曲线监测体格生长发育速度,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胎龄越小的早产宝宝生后各种神经反射越差,例如觅食、对光、拥抱、眨眼
    母婴育儿健康号 健康号 2020-07-27 15:38:22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