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4条结果

  •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疼痛,痛经、盆腔痛等为主要表现,甚至可以到达深部,内异至膀胱、直肠等各种部位,严重者可能并发子宫腺肌症,甚至引发不孕。因此,关注青少年痛经,关注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的痛经,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张平 副主任医师 2020-08-15 17:16:02
  • 1.痛经、月经异常的人都可能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吗?   痛经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功能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前者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据国内抽样调查,原发性痛经占我国妇女痛经中的53.2%。后者是指由于生殖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病变引起的痛经。可见痛经患者不一定就是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   有研究表明,月经量多、月经周期缩短、月经初潮提前、经期延长是发生内异症的危险因素,月经期参加体育运动可增加患内异症的危险。   虽然痛经、月经异常的人不一定患子宫内膜异位症,但子宫内膜异位的主要症状是包括痛经和月经不调,且子宫内膜异位症
    王雷 2016-12-08 17:16:13
  • 怎样知道自己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个患友咨询我,她得了不死的癌症怎么办?吓了我一跳,后来经过询问,我知道她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什么他会说,内异症是不死的癌症呢?这和内异症的发病机理有关。但是不死的癌症这句话太恐怖太极端,咱就事论事。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大约3%~10%的生育期女性有内异症,而其中约有一半的内异症患者合并不孕,另外内异症还可以引起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的不良的妊娠结局。在不明原因的不孕病人使用大约有1/3的患者并不是真的原因不明,而可能与内异症有关。因为这个病和怀孕直接有关,容易引起生育期女性恐惧。早发现早干预,针对患者的求治诉求进行相应的治疗,这是
    高芹 主任医师 2024-06-22 10:05:52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最常见良性疾病之一。保守估计育龄妇女10%患有此病。伴有不孕的妇女中约50%与该病有关,而伴有盆腔疼痛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70%。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最常见的位置有卵巢、盆腔腹膜等。   育龄期是内异症的高发年龄,76%在25-45岁之间,生育少、生育晚的女性发病明显较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三大危害分别是不孕、痛经、内膜异位囊肿及巧克力囊肿。   二、有这些症状要警惕内异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王雷 2016-12-06 10:50:00
  • ,但在鉴别诊断中并无价值。   四、周期性膀胱刺激症状:当内异症病变累及膀胱腹膜反褶或侵犯膀胱肌层时,会同时出现经期尿急、尿频等症状。若病变侵犯膀胱粘膜(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有周期性血尿和疼痛。   五、经期或行经前后的急腹症:一般为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有穿破的特点,多数患者因卵巢囊肿扭转或宫外孕而急诊手术。若不手术而好转时,盆腔粘连加重,今后还会反复破裂发生急腹症。   六、周期性下腹不适:本症状的出现率高于痛经,无痛经的内异症患者常存在于本症状。出现于轻患者,或某些病变虽较重但由于痛阈的个性差异或其他原因,不产生痛经症状而仅有经期腰酸、下腹坠胀不适感。   七、周期性
    王雷 2017-01-11 19:54:48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而且现在发病率越来越高。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女性的子宫腔内,每个月按时脱落随血液排出体外,形成月经。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一些子宫内膜碎片转移到卵巢、盆腔、腹壁等其他器官或组织上开始生长,就形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病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内膜组织离开子宫腔,到其他部位生长。生长在子宫外面的叫子宫内膜异位症,生长在子宫本身肌肉层的叫子宫肌腺病。   子宫并不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而是通过左右两侧的输卵管与盆腔相连,这也就成了子宫内膜“出逃”的两条通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但临床证明跟经血逆流、人工流产、免疫因素等
    王雷 2017-01-21 20:55:15
  • 许多青年女性有痛经史,每月最难过的几天还要忍受腹痛的煎熬。然而,人们往往把痛经视为正常生理现象,不予以积极治疗,顶多痛经发作时吃上几粒元胡等止痛片。还有的家长认为,结婚以后痛经自然会好,更是不把孩子的痛经当回事……。他们所不知的是,痛经很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现,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不孕。   近年来,不孕妇女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引起国内外妇产科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一般认为,经血逆流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妇女行经时部分经血从宫腔倒流至输卵管,通过伞端进入盆、腹腔器官或腹膜表面,继续生长,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通过调查发现,初潮年龄小、月经周期短、行经
    王雷 2016-12-23 10:24:40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最常见良性疾病之一。保守估计育龄妇女10%患有此病。伴有不孕的妇女中约50%与该病有关,而伴有盆腔疼痛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70%。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最常见的位置有卵巢、盆腔腹膜等。   育龄期是内异症的高发年龄,76%在25-45岁之间,生育少、生育晚的女性发病明显较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三大危害分别是不孕、痛经、内膜异位囊肿及巧克力囊肿。   二、有这些症状要警惕内异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王雷 2016-12-14 10:39:47
  • 讨论: 1. 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出现的时间及原因:38例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被发现的孕周均介于28-40周,均为晚孕期。出现的原因可能与母体雌激素水平影响、母亲使用麻醉剂、胎盘血栓中的血红蛋白降解、溶血性贫血、RH血型不相容、胆总管囊肿等因素有关。 2.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与其他结构异常和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发现胆囊异常回声的38例胎儿中,共发现7例(18.4%)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其中4例为严重结构畸形。提示我们在发现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之后。虽然此时已是孕晚期、并非结构筛查最佳时间,但是我们依然需要重点加强对胎儿结构的系统筛查。尽可能发现潜在的结构畸形,减少漏诊。2例胎儿进行了染色体检查
    赵刚 主任医师 2020-02-22 09:21:41
  • 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普及规范以及检查医师水平的不断提高。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不断被检出,既往多被报道为胆泥、胆结石。当前对其产生的病因、机理及异常回声的化学成分并不明确,产科医生、产前诊断科医生、超声医生对其临床意义的认识亦不是太多。 对进行中晚孕期产科常规超声检查的38 905例孕妇(含双胎 166例、三胎7例)39085例胎儿,其中发现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38例。孕妇年龄19~39岁。 (1)胎儿胆囊超声检查方法:正常胆囊:长轴呈茄形,断轴呈类圆形,位于右上腹部、脐静脉腹内段右侧,胆囊与脐静脉腹内段鉴别困难时借助彩色多勒超声加以鉴别。胆囊腔内为无回声区,透声佳,偶见分隔或褶皱。 (2)胎儿
    赵刚 主任医师 2020-02-15 14:41:39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