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589条结果

  • 研究人员近期指出,刺激深部脑的两个不同区域有助于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大量研究表明,在脑部不同区域如内侧苍白球(GPi)和丘脑下核(STN)进行电刺激是安全有效的。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丘脑下核是术中易受损的区域,丘脑下核病变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较多的术后问题。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胡小吾研究人员共选取了23名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运动困难的帕金森氏病患者,随机分组后在继续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脑部GPi或STN区域的电刺激。结果发现,STN组的患者多巴胺用量减少了38%,而GPi组减少了3%。两组患者运动障碍方面的症状均有改善(GPi组为89%,STN组为62%)。但只有STN组患者的认知和运动
    胡小吾 健康号 2022-02-08 16:12:43
  • 长在蛛网膜上(第二层脑膜)。  颅内长了脑膜瘤,有什么征兆?  脑膜瘤的生长病因不明,有一个缓慢生长的过程。体积小,位置相对不重要的脑膜瘤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如果肿瘤长大或者生长的部位关键时,会出现以下征兆:  1、脑膜瘤直接刺激脑膜,产生:头痛、癫痫(俗称“羊癫疯”)  2、脑膜瘤长大了,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高:头痛,恶心、呕吐、眼睛看不清、后脑壳脖子痛等。  有了以上征兆怎么办?做CT和核磁共振检查。CT筛查可以看看有没有脑膜瘤。有脑膜瘤的话,再做个核磁共振判断它的位置和体积大小。  有了脑膜瘤怎么办?  首选手术切除,正确有效的治疗不可怕,在肿瘤全部切除的同时,保护功能神经系统的完整性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07-03 14:43:27
  • 脑膜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是脑外科第二常见的脑肿瘤,仅次于脑胶质瘤。总的来说,绝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从这一点看,脑膜瘤是不可怕的。  脑膜瘤长在脑膜上,从外向内数,除了我们肉眼可见,可感知的头发、皮肤、颅骨之后,就是脑膜了。我们的脑膜分为三层: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脑膜瘤主要长在蛛网膜上(第二层脑膜)。  常见的症状有颅内压升高,头痛、头晕及功能障碍,有相当一部分患有脑瘤的病人,肿瘤所产生的表现较轻,比如视力下降等,未引起注意。或虽然症状较重,但病人不去诊疗,随便服用药物,延误了治疗,使肿瘤长大。  脑肿瘤的大小与预后有很大的关系。肿瘤小,对其周围结构影响小,易全部切除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11-29 14:15:07
  • 、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等来综合判断,具体如何处理则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来制定相应的方案。  目前,临床上主主张对于出现肿瘤生长较快或出现癫痫、虚弱乏力、感觉缺失、颅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症状,需要手术治疗。  那么,哪些患者是不需要或者不建议手术治疗的呢?  1、患者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且肿瘤直径小于30mm,首选观察;  2、患者年龄较大(≥65岁)可能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不建议手术;  3、对于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危险性很大的患者,不建议手术;  4、对于病人难以接受手术的病例,不建议手术;  5、观察期间,如果发现脑膜瘤周围没有明显水肿,可以不手术;  6、脑膜尾征不典型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08-01 16:08:31
  •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该病呈缓慢进展,随着血肿逐渐扩大,压迫脑组织,可引发头痛、认知功能障碍、偏身肢体乏力等症状。  在老年人群体中,慢性硬膜下血肿往往和意外跌倒有关。《中国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专家共识》指出,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认为由外伤引起,是血液集聚在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慢性占位性病变,常在头部外伤3 周以后形成。其发病率为1/10~13.1/10万人口,随着人口老龄化,CSDH的发病率不断升高,80岁以上老年人年发病率可达127/10万人。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021年12月16日讯,88岁的李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4-11-27 09:41:29
  •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通常为意外发现,这也导致很多脑膜瘤患者在发现的时候瘤体已经比较大。  对于脑膜瘤生长超过三厘米以上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所以并不是所有脑膜瘤的患者都需要做手术,若患者年龄偏大、脑膜瘤增长速度缓慢,并且局部没有明显的钙化现象,可以不用手术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对于保守观察治疗的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的进行运动,如慢跑、练太极等,增强体质;若脑膜瘤生长过大,需及时进行手术。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如双极电凝,超声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断改进和普及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08-12 15:10:56
  • 儿童烟雾病从有效到安全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18年优秀论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国内儿童烟雾病诊疗量最大的小儿神经外科中心,近年来已完成500例诊疗工作。儿童烟雾病上手容易做好难,如何降低并发症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在此总结我们中心的经验供广大同道参考,也欢大家的宝贵意见。3-5岁是烟雾病第一个高发年龄段,东亚地区又是烟雾病的高发地带。与成人不同,儿童烟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缺血性发作。很多孩子往往首发症状就是脑梗或者频发TIA发作,这样的病例对于围手术期管理是不小的挑战。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合术虽然能够有效得将颈外动脉的血运在颞浅动脉、颞深动脉及脑膜中动脉多个层次上广泛得融合至大脑皮层
    沈文俊 副主任医师 2023-03-12 20:40:30
  • 选择,可能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海绵状血管瘤与侵袭性垂体瘤可以通过以下几点鉴别:①临床表现方面:鞍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早期往往无症状,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为颅神经受压症状,肿瘤向不同方向生长可以出现不同的症状,可压迫经过海绵窦的外展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出现眼球运动障碍,斜视、复视;如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也可压迫三脑室引起脑积水,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肿瘤向鞍内生长刺激和压迫垂体增生可引起垂体激素分泌异常,如某些激素分泌亢进或者低下,出现内分泌紊乱症状。而侵袭性垂体瘤主要表现,主要以内分泌紊乱,如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不孕等,和视力视野改变为主
    高阳 副主任医师 2018-07-30 16:23:56
  • 当地医院手术水平,如在观察期间病情有异常,可以到贵院做微创手术吗?  赵天智主任介绍:观察半年没有问题,一般不会癌变,同时脑膜瘤只会长大不是癌变,如在观察期间病情有变,可以到我院进行微创手术。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通常为意外发现,这也导致很多脑膜瘤患者在发现的时候瘤体已经比较大。临床上,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由于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较小,因此主张越早发现,越早手术。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脑膜瘤都需要手术治疗呢?  唐都医院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5-01-16 14:45:04
  • 。主要症状表现为:•肺部诺卡菌病:发热、盗汗、乏力、厌食、体重减轻、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和胸膜炎性胸痛等。•中枢神经系统诺卡菌病: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抽搐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治疗:诺卡菌病的治疗通常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长期治疗。经常使用的是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如果免疫系统受损或感染已扩散,则需要使用第二种抗生素。在医生获得检查结果之前开始治疗,并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起初使用的抗生素。•预后:如果不治疗,累及肺部或已扩散的诺卡菌病通常是致命的。即使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约10%的仅肺部感染者死亡,超过50%的免疫系统受损且感染已扩散的患者死亡。综上所述,诺卡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李田 主任医师 2024-11-26 18:52:38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