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5条结果

  • 最近门诊有较多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且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呈现上升趋势,故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些关于子宫内膜癌方面的知识。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有两种发病类型:1.雌激素依赖型,顾名思义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这种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多见于年轻肥胖女性。2.另一种少见类型是非雌激素依赖型,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多见于老年体瘦妇女,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主要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1.患多囊卵巢综合征2.患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3.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4.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西芬5.有内膜癌家族史6.患高血压或糖尿病或不孕不育或绝经延迟
    何拉曼 副主任医师 2024-06-03 13:47:56
  • 最近门诊有较多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且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呈现上升趋势,故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些关于子宫内膜癌方面的知识。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有两种发病类型:1.雌激素依赖型,顾名思义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这种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多见于年轻肥胖女性。2.另一种少见类型是非雌激素依赖型,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多见于老年体瘦妇女,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主要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1.患多囊卵巢综合征2.患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3.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4.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西芬5.有内膜癌家族史6.患高血压或糖尿病或不孕不育或绝经延迟
    何拉曼 副主任医师 2024-06-03 13:46:57
  •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子宫内膜组织中,这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通常起源于子宫内膜的细胞,如果这些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并恶变为癌细胞,就会形成子宫内膜癌。因此,对于女性而言,了解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方法,提高预防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了解子宫内膜癌的症状和风险因素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常见的子宫内膜癌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尤其绝经后阴道出血、盆腔疼痛以及腹部肿块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暗示着子宫内膜存在异常,需要引起女性的高度重视。此外,一些特定的风险因素也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如年龄、遗传因素比如林奇综合征、肥胖以及
    刘平 主任医师 2024-06-12 09:31:26
  •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已经成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该病在国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   更年期出现四类症状要警惕!   子宫内膜癌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基本上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的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对于进入更年期或老年期的妇女,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就要引起警惕。   1.阴道不规则出血   各种类型的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突出的症状,由于50%~70%患者发病于绝经之后,故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出血,即使是很少量出血或偶尔发生的出血,也需要重视。幸运的是,多数绝经后阴道出血并不都是癌,应
    王雷 2017-02-10 14:22:33
  • 很多女性朋友都出现过经期紊乱的症状,然而有些症状事非正常现象,要注意可能是癌症的信号。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对于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或尚未绝经的妇女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特别是已经超过绝经年龄仍未绝经的妇女,就要提高警惕。不要把这种月经过多或非经期阴道流血的“警报”当成是“月经不调”从而延误治疗。   发病:50岁以上的绝经妇女多发   子宫内膜癌已成为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 其中以50岁以上的绝经妇女最多见。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而且还出现了发病低龄化的苗头。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着密切
    王雷 2017-02-24 20:38:42
  • 多囊卵巢综合征足以影响女性一生的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能远期发展为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不孕症以及子宫内膜癌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常常以高雄激素及高雄激素表现、长期稀发排卵或无排卵、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等为特征。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包括月经稀发、闭经、量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及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青春期女性多是因为月经不规律而发现,育龄期女性多因为长期不孕及月经不规律而发现。由于发病是均为年轻女性,总体身体健康状况尚好,患者很难想象这个病会与子宫内膜癌这类的恶性疾病有关联,所以,难以接受这个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如何导致子宫内膜癌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述
    童仙君 主任医师 2020-11-03 19:10:10
  • 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都明确建议:子宫内膜癌患者,建议做基因检测,行分子分型。分子分型决定了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方案。请输入正文
    叶双 副主任医师 2022-07-25 19:42:20
  • 患者杨某,女,65岁,2023.12因“子宫内膜癌术后1年”就诊。患者2022.11因阴道流血流液就诊于妇产科医院,行B超检查示:宫腔占位,大小44*22mm,后于2022.12.20行腹腔镜下子宫及附件全切术,术后病理:子宫弥漫型内膜样癌,ⅢB期,pT3bN0M0,2023.3-7行术后术后化疗35次,化疗6次,方案:白蛋白紫杉醇+卡铂,末次化疗时间:2023.11.10。刻下:患者自诉化疗后双手及下肢麻木,双手肌肉萎缩,时有酸胀,遇寒冷后麻木加重,手足不温,乏力,胃纳可,夜寐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予以黄芪桂枝五物加减。 二诊时,患者自诉双手及下肢麻木感明显好转,精神好转,乏力好转
    付晓伶 主任医师 2023-12-22 12:03:13
  •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帮助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下一步的治疗至关重要,患者未婚未生育。该不该残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经过反复的沟通,最终确定手术方案。术前增强核磁,全身各个器官功能的评估。全院MDT大讨论,与肾内科的反复沟通,与麻醉科的反复磨合,气道的条件的评估,术前一遍一遍反复的评估,每一个细节的处理…终于患者符合手术条件,在10月18日在全麻下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手术经过顺利。 术后转入ICU生命支持治疗,术后第二日转回我科继续治疗,在各个科室的团结协作下患者平稳度过了围手术期,术后也恢复正常,术后病理:子宫内膜样样腺癌,G1,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未累及宫颈,FIGO分期
    陈家玲 副主任医师 2024-10-25 09:40:11
  • 近日,尧良清教授团队在妇科肿瘤手术中成功开展荧光显影前哨淋巴结切除术。术中使用荧光染色“点亮”前哨淋巴结,使手术时间更短,范围更精准,术后恢复更快。今年47岁的王女士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就诊,经详细检查后,考虑子宫内膜癌。综合评估后,尧良清教授在手术中使用吲哚菁绿显影“盆腔前哨淋巴结”并完整切除,快速病理提示淋巴结未见癌转移,避免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从而避免了术后淋巴水肿、淋巴囊肿、乳糜漏、蜂窝组织炎等降低生活质量的并发症的发生。荧光显影前哨淋巴结技术 前哨淋巴结是肿瘤细胞扩散的第一站,是指肿瘤区域最先接收到肿瘤细胞淋巴扩散的淋巴结。通过检测前哨淋巴结,可以了解肿瘤的扩散情况。早期
    尧良清 主任医师 2024-06-16 11:59:18
1 2 3 4 5